每个炽热的开学季,校园的空气中似乎都涌动着澎湃的朝气,欢迎着新小伙伴们的到来。在这里,我们希望借由三个心理现象的解说,帮助萌新们更好地了解心理知识,树立信心、适应校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飞轮效应:
万事开头难,跟上节奏最重要
Flywheel Effect
飞轮效应
你会骑自行车吗?有没有发现启动的时候最需要用力?开头猛蹬几脚,等车子动起来之后就会轻松很多。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持续快速转动。
生活中实用的心理学知识飞轮效应
To萌新们:
万事开头难。飞轮效应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面对新的开始,一定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付出最大的努力,先让“轮子转起来”!
进入大学,也许学业的难度、全新的人际关系都会让我们一时感到懵懵的,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适应,渡过最难熬的开头,绝大部分小伙伴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那时候让轮子转动就不会那么费力啦!
冒充者综合症:
高手林立,更要给自己信心
Impostor Syndrome
冒充者综合症
只要看看逐年攀升的录取分数线,就知道萌新们都是多么优秀,才能来到这里。用高手林立、学霸辈出来形容这所校园,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从某种意义上,“内卷”这个词的流行,也反映着同辈竞争所带来的高度压力。在这种焦虑下,有些同学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哪怕面对他人的夸赞、获得一些成功,也依然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不够好。
冒充者综合症:
- 面对与个人成就相关的任务感到强烈焦虑;
- 由于焦虑,进行过度准备,有些人会先拖延,然后疯狂地准备;
- 任务完成后,先是感到放松和成就感,但这些感觉会很快消失;
- 即使得到了正面评价,仍然会否认自己的实力,认为别人高估了自己;
- 事先过度准备的人会将成功归功于努力,而一开始拖延的人会将成功归功于运气;
- 这些信念强化了恶性循环,在面对新的同类任务时,再次感到非常焦虑。
(心理学家 Pauline Clance)
TEd-ed:冒充者综合症
To萌新们:
“冒充者效应”其实是人们一种对自我认知偏差。因为焦虑或者过往的一些经历,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心里就像有一个大漏斗,所有积极的、好的东西似乎都会漏下去,只看到自己还不够好的、比不上别人的部分。诚然这种心理压力会让我们更努力,通常任务完成得也会比较好,但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内心像住着一个内在霸凌者,那些自我指责的声音有多苛刻。
其实比起自我指责,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和自我关怀。健康的自我才会让我们更有力量,走得更远!
睡前拖延症:
越自由,越要做好自我管理
procrastination
睡前拖延症
11点了:该收拾收拾、准备睡觉了……哎,算了,还有时间,再玩会儿吧!
12点了:还想再打盘游戏,就一盘了……(一盘之后还有一盘,你懂的……)
1点了:哎,为啥控制不住刷手机的手呢?
2点了:睡了……脑子里好兴奋,睡不着怎么办……要不要再刷一下微博……
……
这样的睡前拖延症,你是不是很熟悉呢?
睡前拖延症:
在没有外界因素阻止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按照计划的时间上床睡觉。
有学者还在这个名词前特意加上了“报复性”这个形容词,用报复性睡前拖延症用来特指在漫长而疲惫的一天工作后,在做完所有必须要做的事情后,为了有一些自己的时间而阻止自己上床睡觉的一种动机。大家会觉得每天的时间似乎都不够用,所以即使他们已经非常累了,通常也不愿意去睡觉,因为他们只是想有几分钟来放松,而不是回应工作的要求或照顾家庭责任。虽然可以理解,但这是一种无效的压力控制方法,很容易导致白天困倦和疲劳。
TED演讲:你有拖延症吗?
To萌新们:
到了大学,很多小伙伴都说,最大的变化是没有老师和家长盯着啦,一切全靠自己安排。这样很自由,爽就一个字!可是,如果外在约束消失了,完全放纵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会如何呢?
希望不要放纵一时爽,期末火葬场……
有研究发现,自我调节能力越差越容易出现睡前拖延症。
欢迎大家在入校后多来心理中心学习各种心理知识,更好地增进自我了解与自我管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