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其实有经验可循。作者总结了一些产品经理面试常见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答案,希望可以为求职产品的各位带来一些帮助。
最近一妹妹正值研二找实习之际,还没开始面试就开始每天自问自答式的准备面试答案,这不一周给自己写了万字的面试答案,而且还在继续……今天特受妹纸托付发布出来,基本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希望大家共同指导、建议。
产品即服务,核心在于为什么样的人群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了什么问题。而无论是网站还是APP都仅仅是服务的载体。脱离互联网来说,任何行业的产出物都可以称为产品。
不同公司的产品经理职能各有不同。我所认知的产品经理是一个产品的CEO,负责管理和推进一个产品从战略规划到设计研发到推广运营再到反馈迭代的生命周期。
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行业起步晚,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和评价标准,目前产品经理也开始向精细化发展,例如部分公司开始区分平台型、数据型、业务型等等。
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初阶),需求分析(中阶)和商业规划(高阶),这分别对应用户体验要素中的结构层、范围层、和战略层。
具体到素质的话,包括:
初阶:
会使用axure等制作产品原型、撰写相关的文档;
项目管理:能够判断技术可行性,向开发人员传达需求,并监控开发进度。
中阶:
洞察力,挖掘用户需求,根据战略判断需求价值;
创造力,提出创新的服务。
高阶:
一定的行业积累,从而能够准确的挖掘行业痛点,提出市场机会;
预见力,规划产品的战略发展。
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各界资源共同推进产品的运作。
产品运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内容,从而提高产品的内容价值,制造出对用户的黏着、活跃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运营内容。
用户运营,节流(防止流失与流失挽回)、维持(已有用户的留存)、刺激(促进用户活跃甚至向付费转化)。
活动运营是指,通过开展独立活动、联合活动,拉动某一个或多个指标的短期提升。
运营与市场:
运营包括市场,从广义来说一个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过程都可以成为运营或是运作。狭义的运营包括产品运营和市场运营,市场运营负责开源,产品运营负责节流。市场通过品牌宣传、渠道建设、活动运营等一些列营销行为拉动用户增长。产品运营则负责内容运营、数据分析、迭代反馈等防止用户流失、维持留存。
产品运营与产品设计:
运营依照产品定位制定运营策略,包括运营行为的主体
产品根据运营反馈进行迭代
大体上包括7个阶段:需求收集、制定战略、版本规划、设计、研发、推广运营、迭代。
需求收集:通过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提出市场机会及用户需求。
制定战略:根据需求精准的定位产品和目标用户,思考如何进行商业演变。
版本规划:根据战略定义需求优先级,制定首发版本、后续版本。
设计:根据目前版本定义,与交互共同设计产品原型。
首先学习一个知识的过程是圆形而非线形,大体可以总结为:学习、归纳、演练、反馈,并在这四个步骤中不断进行循环。
学习一个行业首先要尽可能的追本溯源,了解行业产生的原因,服务链条的关键环节。
接着要学习行业领导者,或者叫做行业巨头,看他们的演变过程,巨头的发展往往包含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管理、策略等多重原因,他们的演变更能体现出市场的变化。
然后分析行业主要存在的商业模式,并将现有的产品进行划分,分析商业格局。
最后就是尽可能多的使用不同产品,一定要有自己的总结感悟。
需求分析可以归纳为四个步骤:需求假设、需求挖掘、需求验证、需求转化。
需求假设:根据行业分析和历史经验(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业沉淀和资源积累,才能知晓行业的痛点在哪里),提出市场机会。(不能指望用户给你答案)
需求挖掘:用户研究+可行性分析。首先对用户进行分群,清晰定位目标用户。接着通过用户研究的方法挖掘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最后通过可行性分析需求是否为可处理。
需求验证:通过数据定量的调查验证需求的普遍性(是否目标人群中超过一定规模的用户都有这个需求)和迫切性(这个需求是否亟待解决),并根据结果调整假设。
需求转化: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将需求转化为服务。
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市场可行性:根据行业趋势判断所涉及的领域处于上升还是下降趋势,是蓝海还是红海领域;市场规模判断初期及未来可能达到的用户规模、现金流量,值不值得投入;竞争分析判断市场是否存在寡头,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是否还具有较大的竞争空间。
需求可行性:判断需求的价值,是否普遍、是否迫切、是否刚性、是否高频。
资源可行性:所需要的上下游资源有哪些,未来能否触及,触及的成本高低。
技术可行性:技术是否可实现、人力及时间的投入成本是否可接受。
做用户研究,关键在于用户,用户研究的目的是将概念具体化,形成用户期望的功能。
纵向上包含定性到定量:例如用户访谈和调查问卷。
横向上包括了解观点和观察行为:例如用户访谈和可用性测试。
要明确访谈的人群和目的。
设计访谈提纲,具体的罗列针对不同人群希望获取的不同信息,并写出问题
邀约用户进行访谈,这个过程注意两点:通过闲聊,使用户处在轻松随意的状态;少说多问,尽量使用平和的语气,不对用户答案做任何评价。
分析答案、输出结论
根据KANO模型依次排序用户的需求等级(4个等级),在此过程中只关心用户,确定核心需求(死穴)、基本型需求(痛点)、期望型需求(痒点)、兴奋型需求(G点)。
价值匹配,考虑和产品战略是否符合
投入产出比,包括技术投入、资源投入等
可用性测试应该贯穿产品从设计到开发的始终,可以对竞品,可以对原型、可以在程序开发到某一阶段。
可用性测试的主要过程:假设场景-任务分解-执行任务-反馈
进行测试时需要发声思维:让用户将使用过程中的思考通过语言说出来。
首先解释什么叫竞品:处在同一个行业内的,竞争相同资源(用户)的产品。
竞品从服务模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直接竞品(人群相同,服务相同)
间接竞品(人群相同、服务相似)
潜在竞品(人群相同、服务不同或是人群不同、服务相同)
以下为分析直接竞品的过程:
分析基本面:媒体平台、竞品官方平台、版本迭代,了解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商业演变,看第三方机构的各种数据,估算用户规模。
产品:模拟用户,使用产品,调查用户评价。按照五层架构模型,分析产品基本面。
市场策略:
(以海投网举例)
从内部信息看:
一是比对高校,看它们覆盖每个地区学校的多少,深度上覆盖到哪一层级,
二是每个地区随机几所高校比对近期信息完整度,
从外部运营看:
三是通过新闻看哈在哪些城市做过落地活动,如果有校园大使的话,覆盖了哪些城市,
四看微博微信官网和哪些城市有合作常推哪些城市的信息
项目时间管理。明确项目的完成周期,安排具体时间段的技术安排。具体到某个模块需要多久的时间和每天的任务量安排。
项目人员管理。明确项目所需要的技术人员类型,根据项目内容和技术难度和项目周期确定人员数;人情管理,根据不同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保证人员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项目质量管理。出现技术问题时,判断问题的来源以及负责人员,安排人员及时解决等。
第三方分析工具很多,例如:诸葛io、友盟……,统计数据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在于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
5个基本的分析步骤:
入口分析:用户从哪些渠道进入产品,对比运营策略分析量多或量少的原因,提出优化方案。
用户分析:分类用户群体,获取用户基本信息,包括地区、性别、职业等等你的产品需要关心的元素;统计新增用户、活跃用户、沉默用户数据,思考如何刺激转化;具体用户的具体操作行为,优化产品操作路径。
事件分析:各个功能的使用情况,验证功能设计时的想法,有没有出现与设计时相悖的数据。
漏斗分析:各个页面的浏览量;面转转化。
留存分析次日留存,三日留存,七日留存
(1)影响ASO的因素
目前可控:应用名称、关键词、描述、icon、截图,不可控因素:评价、装机量、活跃度、社会化分享
(2)从可控因素入手
权重:名称>关键词>描述
根据相关性建立热词库:品牌词、行业词、竞品词
注意:最相关、流量最大的词放在名称副标题;关键词和名称权重不叠加;关键词和描述权重可叠加,每个关键词出现8-12次。
写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说太空洞了,我们要栗子栗子!
栗子来了:
妹妹的产品已在各大平台陆续上线,但是由于个中缘由,体验我们就不说了,慢慢改进吧。
初期定位为全国宣讲会信息聚合平台(定位)。核心针对普通一本为主985及二本高校为辅的应届生,通过提供全国高校宣讲会查询的服务,希望解决高校间信息壁垒严重、就业机会失衡的问题(社会痛点)。目前产品正在筹备上线,并且已获得润节资本百万投资意向。
就业寒冬的社会环境,想要为大学生做些事情;分析应届生就业的过程,发现宣讲会是大多人找工作的必经之路;PC端的宣讲会聚合平台——卖我网十年不到,十年不层改版且依然在盈利,验证了市场空间;团队本身就是大学生,更容易了解大学生需求。
(1)首先我们通过调研了50位不同高校的学生后根据访谈结果对应届生群体进行了细分。按就业能力细分应届生群体(其中就业能力主要有学历、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为代表的综合因素决定):
A类,代表人群如985高校研究生,特征为就业目标明确、以目标企业为导向寻找信息且信息渠道丰富,主要渠道为企业校招官网、应届生等,;B类,代表人群普通一本,特征为就业目标不明确,信息渠道少,就业期望值较高,以宣讲会为导向获取招聘信息,主要渠道为本校以及周边高校就业网,;c类,二本等高校学生,特征为就业期望值低,信息渠道少但能满足自身需求,信息获取方式为人才市场、同城网等。;d类,三本及以下高校毕业生,大多对宣讲会等词语没有概念。
(2)其次某985高校就业中心管理人员透露数据,其所在学校就业网宣讲会模块有60%IP非本校,每场宣讲与会人员30%为外校学生。
结论:B类学生对信息的渴求之高。
统计数据:我们调查了在2015年10月份这个招聘热潮中,某市4所高校后做的一组对比数据可以发现:
从企业数量,作为985高校代表的某A大学平均每天有18场宣讲会,而作为普通高校代表的某B大学平均每天宣讲会在4场左右;
从企业质量,对比10月份第三周的招聘企业可以看出某A大学该时间段招聘企业共121家,其中A类企业有50家,而同时期某B大学招聘企业27家,其中A类企业仅为6家。
痛点原因:
高校间的竞争关系、资源保护机制以及落后的业务系统,造成了信息壁垒和渠道不畅;
企业招聘成本高导致的宣传覆盖面小、渗透力度小。
企业宣讲的目的:切实的招聘需求和品牌宣传
企业需求:更大的品牌渗透和更小的成本支出
如何降低成本:简化工作环节
校园招聘市场产品形态
(1)传统高校信息平台
代表产品:大学就业信息网
分析:校招信息供应链的生产商,对于用户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让用户有极强的依赖及信任感。但由于高校间的竞争关系以及老旧的业务系统导致了信息闭塞、难以操作等硬伤。
(2)综合性校招信息门户类
代表产品:壹校招、椅子网、校园招聘(智联旗下)
分析:主要商业模式为信息中介,当体量日渐庞大之后就逐步体现出此模式的固有硬伤。海量信息无论对于企业方还是应聘方都难以快速匹配合适的简历或合适的岗位,业务范围广覆盖人群种类繁多导致的网站内部架构复杂、产品体验差。
(3)C2C经验分享及经验咨询类
代表产品:应聘宝、就业助手、offering
分析:经验咨询类产品最难解决的是经验供应链中的生产商的需求与大学毕业生付费意愿低的矛盾问题,就业助手通过付费引入大量职业教育咨询从业人员,应聘宝则是纯社交模式,但目前两个产品运营情况都令人堪忧。
(4)知识社区及社交招聘
代表产品:曲奇问答、职圈
分析:和第三类产品一样,如何解决高品质内容生产商的需求是此类产品从始至终都要考虑的问题。
(5)细分领域信息平台
代表产品:海投网、面条校园
分析:抓住校园招聘的某一环节或是某类人群,在细分后的市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1)海投网定位校园招聘搜索引擎,主要服务包括信息查询、经验分享以及职业测评,网站2013年初上线、移动端2014年底上线,目前移动端下载量60w左右。优势主要在于PC端的先发优势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企业资源和用户口碑,易向移动端引流。劣势在于搜索引擎模式始终无法掌握核心内容,处在信息供应链的边缘。
(2)面条校园定位校园宣讲会、实习、就业攻略的资讯平台,主要服务相比于海投网增加了实习信息查询,APP在2015年3月上线,目前下载量50万左右。优势在于覆盖全国500多所高校、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更到位。
区别
市场机会:海投网覆盖985、211,面条校园覆盖70%高校,但普遍存在信息不完整的问题。
对信息的深度理解:这个产品初期只针对核心用户提供核心价值,(同)即全国高校的宣讲信息,因此产品模式类似海投和面条校园,也是一个信息聚合平台,(异)但竞品目前只是简单的通过爬虫技术抓取信息或是进行简单的页面重构,信息是二手的质量极差。而我们认为信息就是产品,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把二手信息进行高质量的解析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未来的产品形态区别。
技术:
爬虫信息覆盖,优化解析技术
开发迭代版本
市场:
拓展渠道:企业、高校、媒体、行业
新媒体建设:话题营销、微信公众号、粉丝群维护
线下活动:拉动用户增长
产品:
基础上线,ASO优化排名
信息运营:信息过滤
用户运营,通过诸葛io或友盟分析用户数据,通过官方群、市场评价收集用户反馈
设计迭代版本
产品规划的三个阶段
(萌芽期):初期只针对核心用户提供核心价值,即聚合全国高校的宣讲信息,通过直击用户痛点切入校园招聘市场。
(发展期):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后,链接校园招聘三端,为主流C端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校招信息管理服务,通过简历海投、应聘托管等增值用户体验;为B端高校提供移动就业分析和移动端业务平台,为B端企业提供对接高校就业网的一站式招聘信息发布系统(将信息作为产品,成为其他招聘网站的信息提供商)。形成贯穿学生、高校、企业的完整关系链闭环。
解释
为什么建设高校移动端业务平台?
满足高校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追求随时随地、使用时间碎片化,但高校业务系统仍在停留在PC
满足产品业务需求:高校信息平台可作为产品的用户及信息入口。
为什么能做:团队拥有高校资源的合伙人。
为什么建设企业一站式招聘信息发布系统?
为了获得高质量信息,成为信息生产商
(1)企业需求:企业寻去更大的品牌渗透;目前企业需要不断的到不同高校发布信息,且每次都要经历填写、审核,牛小招模式是任一所高校审核后打上标签,即可通过平台对接到全国高校信息网
(扩张期):
打造围绕学生端的人脉圈,围绕高校端的职前教育,围绕企业端的在线宣讲互动直播新模式外包服务。在商业形态上逐步形成生态圈。
为什么可以对接高校职前教育?
(1)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只在毕业阶段进行,未来的趋势会从就业教育变成职业教育,从大一进校贯穿到大四毕业
(2)职业教育需要来自企业的导师,牛小招人脉圈积累了大量在企业工作的校友,这部分高质量用户可以回到平台反哺平台成为高校职前教育平台的导师。
为什么做宣讲直播?
(1)企业宣讲的目的:
事实的招聘需求
雇主品牌宣传,目前主流的线下宣讲成本高、覆盖面小。
(2)腾讯等开始把线下宣讲移到线上,验证趋势。
(3)腾讯自有平台有足够的用户支撑,而中小企业并没有,因此牛小招以强大的用户基数提供针对中小企业的在线宣讲平台。
计划
一、种子期
目的:品牌预热、积累种子用户
形式:(1)线上及线下活动:粉丝的入口(2)线上新媒体:持续促进粉丝的活跃
微信公众平台(品牌宣传阵地、内容生产);社群(用户激活)
上图:
二、上线
目的:增加用户增长、促进用户留存
促进留存:
信息运营
收集用户反馈
拉动增长的基本方法:
推广运营的方法:
基础上线、应用首发
手机厂商预装
运营商渠道推广
社交平台、新媒体
换量
ASO